禅城区司法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3-06-13 17:01 来源:市司法局 【字体:

  近年来,禅城区司法局把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推进平安创建工程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区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初步形成具有禅城特色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效良好。

  一、搭建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覆盖

  一是构建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纵横交错的法律顾问工作平台。聘请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队,协助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帮助企事业单位依法规范社会和市场秩序、促进基层组织依法办事。二是构建区、镇街、村居及行业人民调解工作大调解平台。建立三级人民调解网络、专业性行业人民调解工作室、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岗,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三是构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法律六进”等载体,普及宪法及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四是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平台。降低法律援助对象审核门槛,建立健全点面结合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网络,切实为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五是构筑社区法律服务平台。依托信访综治维稳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两个平台,安排律师和公证员值班,为社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服务。六是构建特殊人群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平台。建立科技信息监管系统、心理矫治咨询中心和帮教安置工作基地,解决好特殊人群法律服务需求和就业安置,有效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实施政府主导,确保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稳步推进 

  一是根据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政策,区编制部门先后下达11个政府雇员指标,安排到区公证处、专业人民调解工作室、社区矫正部门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使用。二是区财政下拨30多万经费,购买安装社区矫正信息监管应用系统及50多台监控手机,促进全区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三是开展律师服务村居活动,将每年所需140多万元经费纳入区、镇街两级财政预算,为促进基层两委组织依法管理社区事务提供财力保障。四是率先全市挂牌成立佛山市首个区级“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指导中心”,政府每年投入10万元聘请专业机构心理专家,为全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三、推进品牌建设,带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一是建立禅城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有效带动政府决策朝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聘请20多名专业律师担任政府法律智囊团顾问,着重围绕禅城区城市升级改造、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平安创建等中心工作,提供审议政府法律文书、规范政府审批事项、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出具重大项目建设法律文书意见等方面的法律服务。二是设立法院、交警部门人民调解工作室,带动专业性行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稳步发展。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行政调解衔接机制,在区法院(法庭)设立4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禅城交警第一大队、第三大队设立2个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室,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行政调解的全方位衔接,不断给人民调解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三是创建20个法治文化品牌,带动“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纵深发展。以“一镇街一品牌”建设工程为抓手,以“法治禅城”建设为主线,以“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20个法治文化建设主体阵地。四是探索在石湾镇信访综治维稳中心及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设置法律援助站(点)试点工作,指派律师进驻站(点)律师岗值班,及时有效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劳动纠纷等方面的“一站式”便民法律援助。

  四、建设过硬队伍,塑造队伍良好形象

  一是建设一支品行正、有信念、党性强的律师党员队伍。全区48家律师事务所、542 名执业律师中,已建立起1个律师联合党支部、16个律师党支部,193名律师党员,发挥他们在推进禅城区法治城市建设和平安禅城创建工作中的独特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先后公开招聘13名具有法律本科文凭的政府雇员,安排到区法院、交警部门6个人民调解工作室执证上岗。去年各人民调解工作室共受理案件652件,有效减少了法院及公安交警部门的司法成本,舒缓了司法部门的诉讼压力。三是依托基层司法所建立4个基层法律服务所,24名基层法律服务所人员,充分发挥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紧紧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法律服务职能,务实创新,在当好基层党政领导参谋助手、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四是整合全区法律资源,精心挑选20多名以律师为骨干的法律工作者,组建禅城区普法讲师团队伍。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配合全区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引导广大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禅城区司法局  梁成)

- -